周大人面带微笑,面对郝风楼的询问,显露出了官油子的本性:“老夫不过是来拜访一下,惊闻郝千户刚刚娶妻,本该前来道贺,只是公务繁杂,却不能因缘际会,如今也算是放了个马后炮,亡羊补牢,却不知为时晚呼?”
郝风楼最厌的就是这种滑不溜秋的太极拳,好端端的问你个事,非要绕个大弯子,他只得勉强干笑,道:“晚倒是不晚,迟也不算迟,只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大人有话不妨明讲。”
周扬倒也听出郝风楼的弦外之音,莞尔一笑道:“其实下官前来,除了给郝千户道贺,倒是有一件小事,不值一提,说出来就怕郝千户见笑。”
来了,这些人真是鸡贼。
郝风楼最清楚他们的伎俩,人家哪里是什么不值一提的小事,分明就是为了这事儿来的,避重就轻不过是想鱼目混杂罢了。
郝风楼倒也不急,笑吟吟的道:“大人有话但讲,若是能帮得上忙,自然尽力而为。”
周扬正襟危坐,面露拘谨和严肃之色,道:“郝千户的神武造作局出了许多新奇的玩意儿,其中有几样颇有意思,想来郝千户也知道,上月的时候,陛下命工部督造大船,似有借这大船出海的意思,造船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大船漂洋过海,海上海贼诸多,工部这边商讨了一下,觉得若是能配备长铳这样的利器,想来可以解决眼下的问题,刀枪剑戟,毕竟不如长铳好用,自然,神武造作局所制长铳大多都是要供应南征军马。工部自然也不会夺人之美,只需郝千户拿出长铳的工艺制法,工部这边可自行制造。郝千户,造船出海也是朝廷的国策,陛下早就说了,久闻海上诸国林立,大明理应出海,扬威跃武,泽被四方……”
下西洋,现在只是简单的筹备工作。朱棣下西洋的目的,郝风楼能猜测出一二,一方面,是了解西洋的风土人情,另外一方面。显然是政治需要。
也就是说,朱棣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其位不正。这是一个很使人苦恼的问题。就如唐太宗李二一样,他们首先面对的都是法统的问题,千秋史笔上,这笔帐肯定要算上,无论如何粉饰,也是无济于事。
一般情况下。面对这样情况,往往都会走两种极端,一种人索性破罐子破摔,老子就是烂又如何?老子还能更烂。就是要烂给你看,于是乎,yin乱宫室,花天酒地,杀人为乐,各种摆烂;另外一种,便如李二这般,认真干活,好好表现。朱棣不喜欢摆烂,于是便开始琢磨起政绩了。
官员要搞政绩,一般都是修修县学,修修河堤,鼓捣人弄点万民伞而已,可是皇帝不同,皇帝要搞政绩,当然不屑如此,要办就办大事,比如说最近有流言,说是陛下想修书,别人修书,往往都小家子气,可是郝风楼却晓得,朱棣要修书,肯定是空前绝后,大操大办。至于这出海也是政绩工程的一种,出海是为了什么?自是彰显国威,彰显国威又为了什么?当然是让四海臣服。只有无数的藩国入朝,各国云集京师,人人对天朝上国顶礼膜拜,才显出当今天子的圣明。
因此,出海说是彰显国威,更重要的还是往朱棣脸上贴金,显然藩国们对朱棣有疑虑,许多人认为朱棣得国不正,于是朱棣决定打安南,打了安南,便是告诉朝鲜、琉球诸国,要乖乖听话,不听话就收拾你。而出海则是让西洋的乡巴佬看看,什么叫做天朝上邦,乖乖臣服才是王道。
这是朱棣的小算盘,只有明白了朱棣这种‘好大喜功’的心理,才会明白为何会有《永乐大典》,会有下西洋。
对此,郝风楼只是装糊涂,道:“工部瞧上了我的火铳?”
周扬道:“倒不是工部瞧上,只是工部这边觉得若是能制一批火铳,用来未雨绸缪,再好不过。”
郝风楼可不相信他的鬼话,未雨绸缪?分明就是想套自己火铳的技艺罢了,工部这边近来多半是被压得狠了,天下的造作局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太监掌控,命太监为监造,另一种则是工部自设,派驻官员管理。
本来双方之间隐隐就在明争暗斗,所为的无非就是利益罢了。毕竟这造作局都是靠朝廷拨发钱粮维持的,大家都指着朝廷吃饭,才有上下其手的机会。
而如今,猛地窜出个神武造作局,颇有点断人生路的意思,这使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工部那边自然变着法子的想力挽狂澜,这些家伙真当自己是傻子。
只是长铳的技艺,郝风楼倒是不在乎流失出去,因为眼下的长铳还处在雏形阶段,许多地方都不完美,比如说现在还是较为落后的滑膛式,又采取的是前膛装药,说穿了,就是前装的滑膛火绳枪而已,郝风楼一直试图改进,在短铳方面已经突破了膛线技术,也使用了遂发的方式,总之,将来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所以交出长铳的技艺对郝风楼来说并没什么妨碍。
郝风楼微笑道:“咱们都是为朝廷效力,不分彼此,既然工部想要,我也没有不给的道理,都是自家人,不说两家话。”
听了这话,周扬眉梢儿一扬,道:“这便好极了。”
郝风楼道:“不过,我也有些难处,你也晓得,神武造作局不是工部,许多东西尚有欠缺,尤其是诸多的原料,难以供应。铁矿之类,倒还好说,可是许多珍奇矿石却是少之又少,我听说工部这边每年都有贡物存库,能不能让郝某人挑拣一些,尤其是铜锭之类的东西,很是
喜欢公子风流请大家收藏:(m.123yq.win),123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