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李穆派儿子李浑押解尉迟迥的使臣和信件入都城,对杨坚表示效忠,于冀顺势派儿子入长安拜见杨坚,上表劝进,杨坚如法炮制,拉拢各方北周元老,一同对抗尉迟迥,在朝的将相,多半为生计,竞相孝节于杨坚,使得尉迟迥失去以勤王为号召的旗帜,反倒成为周室的叛臣。
六月十日,杨坚指派徐州总管韦孝宽为行军元帅,讨伐尉迟迥。
六月二十六日,任命老将梁睿为行军元帅,讨伐王谦。
七月十六日,命令杨素征讨宇文胄。
七月二十五日,以王谊为行军元帅,讨伐司马消难。
各地兵马齐动,军报一份接着一份地快马送入长安城,气氛紧绷,杨坚等人忙得脚不沾地,杨广随在杨坚身侧听政,没什么闲暇空余的时间,纵是回了房,多半也是守在舆图前,梳理军情政务,贺盾在旁边听着,杨广跟着宇文宪王轨两位大将军学习兵法将近两年多,又天资聪慧举一反三,原先只是精于朝堂之事,现在连带兵打仗,分析战局战况,自己也有一定的预判和见解了。
实践时事练习是迅速成长最好的方式,尉迟迥暴[乱一起,贺盾明显感受到了陛下身上的变化,尤其她知晓大概的历史实事脉络,有时候听着陛下的预估和判断一一应验,心里的感觉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
学一门,精通一门,杨广的预判若与军报不一致,他也会冷静地追究原因,如此大半年下来,连宇文宪与王轨时不时都要夸赞他两句。
贺盾与杨广在书房说话,案几上铺开一张巨大详细的舆图,是杨广伙同贺盾从杨坚那抄录回来的,上面贴了些小纸条,标注了此地的官员势力,还有与之对抗的将领,密密麻麻,事无巨细。
贺盾看得头晕,只道,“阿摩,你看反叛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荥州刺史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东潼州刺史曹孝达,卫、赵、黎、冀、沧、齐……整个山东、河北地区,基本都反叛了,我听今晨军报,豫州,襄州,荆州三总管前几日率众落反,焚烧村驿,攻打朝廷郡县,声势浩大势如破竹,日进百里,今日朝堂上都乱成一锅粥了。”
贺盾倒不是担心杨坚平不了叛,只是看着长安紧张的局势心生感慨,后世学者多半为北周打抱不平,最经典的要数清代一位学者,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攘帝位……
总之各有各的说辞,基本都是谩骂杨坚欺孤儿寡母得天下,走了狗屎运捡便宜当上了皇帝的。
这是隋唐乃至后世千年人的普遍看法,贺盾这几月在旁边看着,边看边记,却觉古来篡权夺位的人多不甚数,大隋篡周还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政治变革,但身上背负骂名被后世人耻笑说乐了几千年,可真是倒霉透顶了。
贺盾杵着下巴看着舆图出神,杨广温声道,“放心罢,乱不了,这些人表面声势浩大,但都是各自打算,为了割据势力,不惜勾结北齐余孽高宝宁通敌突厥,尉迟迥与陈朝勾结许诺事成割让江淮之地,已经彻底沦为乱臣贼子……”
“司马消难王谦之辈亦是如此,没有匡扶济世的目标,更别说比得上父亲励精图治了,一来这几人得不到百姓世人的支持,二来他们各有目的,几方势力战线又拉得太长,分布各地,内部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团结一致,父亲便可逐个击破,打垮尉迟迥这一个大头,其他的小打小闹乌合之众,就好对付得多。”
贺盾将要脱口而出的夸赞压回了肚子里,她知道陛下并不是需要她出主意,便也只是安静的听着。
杨广在书房里踱步,闲庭信步,“更何况父亲这边人才济济,韦孝宽文韬武略料敌如神不说,梁士彦、元谐、宇文忻、宇文述、崔弘度、杨素、李询等人,都是宿将英才,战功赫赫,当真正面打起来,尉迟迥再是老当益壮廉颇再世,在韦孝宽手里,也难吃到好处。”
“还是父亲早有谋划,否则定要手忙脚乱的。”杨广在舆图前坐下来,说得语气笃定精神奕奕。
杨坚当然厉害,当初元谐曾跟杨坚说过,隋公你无援党,就如同水间一堵墙,大危矣,隋公你好自为之……
这话可是一语道破当时艰难的境况,但杨坚料敌先机,一上台便控制住长安城,拉拢李、于、窦、韦、梁、宇文、杨、王等关陇河东大士族,牢牢掌握住要害之地,变水中一堵墙为中流砥柱,让尉迟迥王谦再如何锦鲤江中翻,也越不过这道龙门去。
当时许多人都以为杨坚要完蛋,因此迟迟不来投靠,哪里像现在这般,随着反叛势力一步步被镇压,捷报频频,国公府的门栏都要给踩烂了。
贺盾将那句阿摩你真厉害硬压了回去,收了手里的本子,认真道,“可是阿摩,再厉害的人都会出错,你看当时叛乱四起,父亲派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等人到军中支持韦孝宽将军,这些将士原先地位势力与父亲不相上下,尉迟迥又以高官厚禄相诱,便生了观望之意,父亲疑心一起,就打算临阵换将,还差点让郑译刘昉上了前线……”
喜欢和隋炀帝恋爱的正确姿势请大家收藏:(m.123yq.win),123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