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这一次增援的就是陆军部队,第3、第11两个师团。一个连(其他地方可能还有几个连,但每一个日军登陆地点我军最多都不超过一个连)的部队能不能挡住敌人的登陆呢?毕竟我说过,部队在登陆期间是最脆弱的时候。
那么这里我要说一说,大家经常会听到日军的这个常见的建制:师团。一个师团到底有多大呢?在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日军总共有17个常设师团,是日本陆军的常备军。这17个师团的番号从一到二十,里面缺第十三、十五、十七、十八这四个番号,再加上天皇的所谓御亲兵近卫师团,一共是17个。
这17个师团可比我们中国的17个师大多了。日本的这种师团编制,后来因为战争损耗再加上战争需要,所以编制会不断变化。但现在战争刚刚爆发,是日军师团编制最充实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师团全部是满编的四单位制师团,意思就是每个师团四个联队(一般分为两个旅团)。到后来因为战争损耗越来越大,再加上我们中**队不太给力,所以慢慢就会出现三单位甚至两单位制师团。
联队是日本陆军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联队的军旗就是部队最重要的军旗,就好像我们中国仍民解放军最基本的单位是团,每一面团旗就是解放军最重要的军旗一样。每一面日军联队旗均由天皇颁给,日本规定,只要这个联队还有一名士兵能够在大本营举起联队旗,这个部队就存在,反之就消亡。
因为这一点,所以我们打了八年抗战,都没有能缴获一面联队旗。这不是我们中**队不给力,而是日军耍赖。他们每个联队都有一个护旗小队,这个小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行将覆灭之际先别忙着自己剖腹,一定要先烧毁联队旗。所以不光是我军,美军一样多次歼灭日军联队,也没能缴到一面联队旗。
总的来说日军的建制颇有现在模块化的思想,这个基本模块就是联队。所有的陆军,就是一个一个联队这样搭积木式的建起来的。比如所谓的八八联队,指的就是八个步兵联队加八个骑兵联队,并不是八十八个联队。
一个标准的步兵联队下辖三个大队;一个标准的步兵大队下辖四个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两门70毫米步兵炮);一个标准的步兵中队下辖三个小队;一个标准的步兵小队下辖一个机枪组(两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两支掷弹筒)和两个步枪组。
除了这些步兵部队之外,一个标准的师团还下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配属的部队。配属最多的时候,日军一个师团能膨胀到四万人。
这些常设师团分为两种:一种叫驮马制;一种叫挽马制。这两种师团主要区别是配属的炮兵不一样,人数编制也不一样。其中驮马制的师团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毫米山炮与十二门75毫米野炮);其步兵联队有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没有速射炮中队。这种驮马制师团总人数是28500人。
挽马制师团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毫米榴弹炮;其步兵联队有一个速射炮中队(37毫米速射炮四门)没有步兵炮中队。这种挽马制师团总编制是25000人。
这两种师团很明显区别并不大,其中驮马制师团更适于山地作战,挽马制师团火力更为强大。实际上整个日军都比较重视山地作战,他们的装备和训练,比起德军尤其是意大利的山地部队,非常相像。
看了日军的这种编制情况,大家应该能想象,一个连的**,连给人家一个师团塞牙缝的能力都没有,何谈抗登陆。
当时日军的师团和我们中**队的师,没有任何可比性。德械师按德军编制是17584人,但我们只有教导总队达到了这个编制(准确的说是接近了这个编制),其他师最多也就是一万多一点,有的师甚至只有五千到七千人,更不用说战斗力的差距。实际上当时我们的一个师对抗敌人一个大队(满编1215人),还比较靠谱;对上一个联队(满编3870人)就很不一定了,更不用说一个师团了。
当然,这个时候日本人还没有最后发疯。如果您知道日军到最后会有200多个师团的番号,总兵力达到600万人,据说最高峰的时候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720万人,您就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疯狂的民族啊。
从8月23日到9月上旬,整个上海战事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增兵。中国不断投入新的师,日军的增援也源源不断,双方实际上已经打成了决战的态势。公里公道的说,中**队虽然还没有完成军事整编,德械师很少,但军队在死守中仍然给予日军极大的杀伤。日本现在已经编成了上海拍遣军,司令官是松京石根大将。
可以说虽然现在是整个日本陆军最鼎盛之时,全部都是多年的老兵组成,但上海拍遣军也是打得伤筋动骨了。毕竟日军最弱的是高层、最强的是基层,基层之所以强,依靠的就是老兵和下级军官,老兵死的多了部队自然吃不消。
但中**队的损失,比日军惨重好几倍。用冯老总的话来说,一个师上去,三个小时就报销一半;半天就报销五分之三。如果不是死守,正常作战的话,实际上半天一个部队就已经失去战斗力了。
到了9月11日,冯老总被免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改任第
喜欢杨家抗日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123yq.win),123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