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老掌柜又寒暄了几句,便离开当铺前往金龙寺。就在我们走出当铺不到一百多米的距离时,突然听到身后有急促的脚步追来,回头看去,原来是老掌柜,表哥惊诧的望着老掌柜问道:“老掌柜的,您还有什么事情吩咐吗?”
由于这一段距离的疾跑,他上气不接下气,没有直接回答表哥的问话,而是直接伸手递给表哥一个锦囊,然后对表哥和我们说道:“我们东家让我把锦囊给你们,并嘱咐说此次金龙寺之旅,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可打开锦囊!”
说罢,转身离去!
说起金龙寺,表哥一点都不陌生,作为海东最知名的千年古寺庙,省考古研究院的领导每年都要带着他们前往烧香拜祭,祈福保平安,保佑在考古过程中不受邪魔鬼怪的侵扰。
当然,大家可能会问,干考古的都是搞科学研究的,怎么也如此迷信,对此,我再次重申,在寺庙烧香祈福只是一种特殊的信仰,基于这种信仰的祭拜更表达了对祈福对象的一种发自肺腑的关爱,是一种爱的表达,无论美好的祝福是否达cd表达了祈福者对祈福对象最高的情意和最美好的愿景!
金龙寺位于海东南三十公里处五峰山上。五峰山因山高路险,又有五个山峰而得名,五峰山海拔五百八十六米,占地一百九十公顷,距市中心二十五公里。这里是佛教圣地,山中各种佛雕不计其数,保留至今最完整的石佛雕刻集中在金龙寺后的万丈山崖之上,这其中就包括隋代石佛六十余尊。这些佛雕均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五峰山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七米,宽四米多,俗称“大佛头“,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也是五峰山佛教圣地最为知名的佛雕。
据史载,隋朝年间,海州佛教盛行,各地纷纷修建寺庙。金龙寺,始建于隋朝中期,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四米见方。
金龙寺位于五峰山之巅,寺名因传说寺庙上空曾惊现金龙而改名为金龙寺,至于原来叫什么名字,或许那个名字使用的时间太短,竟也少有记载。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山路两边竟是各种石刻的佛像,每个佛像都有两米多高,神态各样,惟妙惟肖,不用进庙,就能让人感受到完全置身佛教圣地之中。
半山腰处修有休憩小亭,登上小亭,凭栏北望,能看到远处锦云湖如镜,再远处是黄河如带,山、湖、河景浑然一体、一览无遗、美不胜收。
不知道三十年代的金龙寺香火如何,反正在我们的年代,那里可谓是海东乃至整个海州省香火最旺的古寺之一。
三十年代不比九十年代,虽然九十年代的汽车也不咋样,但是至少还能有汽车,那时候,最好的交通工具就算得上是马车了。
我们当天晚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并提前租好一辆马车,第二天一早,便驱车前往金龙寺。马车不大,但也绝对拉风,用现在的话来讲叫敞篷,说白了,就是一辆板车,也好,如果真是带帘子的豪华马车,我们五个人还塞不进去呢!
要说表哥也真是能耐,不仅会开汽车,还会赶马车,这一点让我们都非常惊讶,表哥一边熟练的赶着马车,一边跟我们吹嘘道:“干考古的,去的很多地方都上不了四轮的,偏远的地方都得靠这个,因此,我们都会,这个没啥好见怪的!”
马车速度不快,但是我们还是在接近晌午的时候到达五峰山脚下,表哥拿了些钱,将马车寄存在山下一户农户家,然后便带着我们开始向山顶进发。
要放在现在,这里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平常日子,都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可如今竟然格外萧条,如此来看,我们甚至怀疑,山顶的寺庙还在不在,即便寺庙完好无损,恐怕也难有僧侣修行。
当然,我们分析过,之所以人迹罕至,恐怕还是因为当时的年代问题,一方面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另一方面,社会不太平,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土匪出没,可以说,能待在家里就尽量少出门,否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无缘无故的将小命丢在外边。
不过,人少了也不一定全是坏事,好的呢就是这里的环境保持的格外好,青山绿水、虫鸟蝉鸣、清风徐徐,身在其中别提多惬意了。
再者,五峰山为千年佛教圣地,整个山路都是有青石板铺设而成、盘旋向上,青石板路虽然狭窄,却也格外工整,走起来还是比较顺畅的。
两侧的石佛雕像因为常年无人打理维护,显得落寞了很多,不是已经莫名其妙的倒在了地上,就是胳膊腿残缺的,再者,就是因为常年风化,五官不清,这让我们看起来,多少心中还是有些悲凉,想想九十年代的金龙寺两侧的石雕,不仅隔三差五有寺庙管理者前来擦拭,更是每个石雕都身披一件红色的披风,远远看去,犹如真佛在修行。
然而,换个角度考虑,也充分说明,九十年代金龙寺的很多佛雕佛像都一定是经过重新修葺的,远不如现在的更加有历史价值。
表哥和管佳姐都是从事考古研究的,每每遇到一些形态较好的佛雕和磨刻,他们都会牵手研究一会,偶尔还会拿个小本子记一些东西。
小雅和大川恰恰相反,他们似乎更有情调,对人文的东西丝毫不
喜欢寻金记请大家收藏:(m.123yq.win),123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