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忖朱和吕筱仁两人可以说完全是一丘之貉,虽然两人的个人具体取向不同,但自私、权欲极强这两点却是一致的。因此两人相互勾结起来后,狼狈为奸,在宁秀肆意妄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顾规章制度和规矩,甚至连最基本顾忌都不顾,千方百计地共同谋取个人的不法私利,满足他们个人的私欲。
由于一个是小人,一个是蠢人,两人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为非作歹,宁秀从此就被他们两人带入了一个非常不正常的时期,宁秀各方面的情况都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宁秀在祈一征的努力下所形成的良好势头开始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此进入了一个不仅经济和社会事业上几乎是零发展的时代,而且在政治上也进入了一个完全以个人圈子划界限的政治阴暗时期。
在其他地方都在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的时候,宁秀却处于零发展的时代,实际上是发展的倒退。这是宁秀的不幸,也是宁秀人民的悲哀。
无怪乎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郑重地呼吁:“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得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小人与蠢人结合,而蠢人又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权力时,其为难岂不更深?宁秀,就灾难性地遇到了这种历史上都少见的小人与蠢人相勾结的不幸局面。
吕筱仁与胥忖朱的这一次接触,开启了两人在宁秀合作配合的时代,两个人相互勾连,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在宁秀为所欲为、为非作歹,不仅严重阻滞了宁秀的发展,而且也因为两人在宁秀排斥异己、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严重败坏了宁秀的社会风气,恶化了宁秀的官场环境,宁秀可以说从此步入了一种极度的万马齐喑的政治灾难时代。这既是宁秀社会的不幸,更是宁秀人民的不幸。
刚开始的时候,胥忖朱和吕筱仁两人的合作并不顺畅。
由于习惯性的心理因素使然,胥忖朱在内心里总是觉得吕筱仁不顺心、不顺眼,哪怕是吕筱仁说一句正常的话,胥忖朱都会认为是吕筱仁在有意冲着他来。而他自己则只要有机会,心里就总想着如何打压吕筱仁,以显示自己作为记的权威。
而吕筱仁也总是习惯性想找胥忖朱的荐子。只要是胥忖朱提出的问题,开始一段时间,吕筱仁都会发表一些与胥忖朱意见完全不同的意见,以此既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又让胥忖朱为难,甚至因此让胥忖朱出一些洋相。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两人都意识到,如果总是这样下去的话,两人不仅不能走到一起,还会产生更大的隔阂。于是两个人都开始有意识地强迫自己改变对对方的看法和态度。特别是胥忖朱,他在认真看了吕筱仁给他的材料后,胥忖朱心里非常清楚,吕筱仁的手里已经实实在在掌握了自己在经济方面和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证据,如果自己总是和他过意不去,把吕筱仁惹火后他把那些材料送出去的话,即使有自己的老丈人和葛洪涛在后面撑腰,也完全可能让自己的所有前途都彻底被断送。因此,胥忖朱开始有意识地转变对吕筱仁的态度,不仅在一些非公共场合不再说吕筱仁的不是,就是在一些公开场合,也有意识地说一些吕筱仁的好话,公开认同吕筱仁的一些观点,并有意识地对吕筱仁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响应和支持,虽然在这样做的时候胥忖朱也并不是出于内心的真实意愿。
胥忖朱对吕筱仁态度的改变,多数人因为与胥忖朱接触少没有感觉到,只有少数人有所察觉,祈一征和诸葛虹两人就是少数有所察觉的人。因为有好几次在说到吕筱仁时,胥忖朱的态度明显和原来不一样,就是说话时的语气都明显和以往不同。但祈一征和诸葛虹都是正直正派的正人君子,他们没有以君子之心去度小心之腹,完全没有把胥忖朱对吕筱仁态度的改变往不好的方面去想,更没有想到胥忖朱和吕筱仁两人属于结盟性质,而结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付他们特别是对付祈一征,从而想以此完全控制宁秀,从中捞取自己的好处。
引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不怕贼偷只怕贼惦记。”有了胥忖朱和吕筱仁两人的联手,就是祈一征再强,也完全有可能被算计到的时候。常话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愚者千虑,终有一得”,更何况祈一征并不清楚胥吕二人联手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对付自己。就是祈一征知道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也不可能象猫防老鼠那样,每时每刻都睁着眼睛提防着,更何况祈一征完全没有从这方面去想。
而诸葛虹也是一个思想比较单纯的人,对于胥忖朱对吕筱仁态度的变化,她同样没有去想那么多,只是在心里感到有些奇怪而已。在官场上,除非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特别好,否则,一般不会去过问他人个人方面的问题,这也算是官场潜规则吧!
本来自 #
喜欢权斗请大家收藏:(m.123yq.win),123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