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总觉得现在国内的高科技行业可以消化多少资本?又有多大的市场来消化我们的高科技产品?”大家认可孟谦的说法,自然也就会提出问题。
孟谦拿出准备好的数据,“高科技行业能消化多少资本完全是不用担心的一件事情,因为再多的钱都不够高科技行业去烧。
其实大家最担心的都是在这个阶段加速高科技发展的资本回报问题,毕竟高科技不是一个靠资本硬拉就能拉起来的东西,而且我们的高级科技产品如何跟米国霓虹国等国家的产品竞争又是另一个问题。
我想先让大家看两份数据,第一是内需数据,这是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国内对于高端材料,高端设备,高端技术的需求变化。
我们拿到的这份数据是关于民企的数据,这个需求量提升了整整85倍,十年前当发达国家用机械生产的时候,我们国内基本上都还是人工生产,当发达国家都在采用高端材料的时候,我们还处在低端制造阶段。
但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国内的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生产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我们对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光纤材料的需求大幅提升,甚至,我们开始追求新材料的发展。
光是我们大风集团这一家企业,去年对于高端材料的需求量就超过了800亿。
再看外需,确实,米国,德国,霓虹国等国家在高科技产品上拥有很强的用户粘度,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从我们大风集团到华为到紫光到京东方再到浪潮等企业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市场终究是产品+价格说话的,高科技行业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横向的膨胀期,就比如芯片,芯片的分类越来越广,产业越来越细,这都是机会。
而且我这里还有一份数据,我们华夏在发展的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发展,这十年不仅是我们的快速发展期,也是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期,就像我们有深入合作的泰国,这几年发展非常快。
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之下的庞大市场潜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点,这同样是我们的产品出口机会。
最最重要的的一点是,我认为我们已经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领先地位,比如云智联,我们之前做过一个市场预判,未来十年内,云智联在全球能带动至少一万亿米元的市场,未来二十年内,这个数字会超过三万亿米金。
所有我认为,我们已经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证实了一些可行性,打破了一些传统观念,现在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跻身进入高科技领域。
我真心的建议当下应该让资本去配合高科技的发展,打造一个更健康经济环境。”
专家们对视一眼,又有人提问,“孟总既然提到了高端材料和高端设备,那就像最近发生的事情一样,国际上对我们在高端材料和高端设备上的封锁是非常严重的,就像在航空航天领域,自动铺丝机到现在我们都买不到一台,人家用了20年的设备,我们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确实,现在高科技的范围一直在扩大,能去寻找的方向也越来越多,但在这种高端材料和高端设备的封锁压力之下,如果过于激进的大范围推动高科技发展,最终会不会反而更容易因为高端材料和高端设备被卡住脖子。”
“我明白你的意思。”孟谦冷静的回复,“你认为我们应该把我们的高端材料和高端设备水平往上拉一拉,先把基础打好,再考虑全面发展高科技这个事情,现在就这么做有点操之过急了。”
“可以这么说。”
“那我可能必须跟各位表达一个我认为很现实的问题,材料确实是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发达国家也确实是靠材料推动着科技的发展,但这样的模式在我们华夏可能并不适用。
因为我们已经落后了,而且落后了很多,我们显然错过了20世纪的材料发展大浪潮,我认为我们短时间内可能走不了基础推动科技这条路,现在也许更适合走需求拉动基础这条路。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可以考虑的一件事情就是,工业转型升级。”
孟谦之所以提到工业转型升级,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事情本身是在曾经的2010年提出的,如果说曾经一世的2010年可以提出这个概念,这一世的2009年去说这个事绝对没毛病,另一方面,也确实该考虑工业转型升级的事情了。
“航母跟光刻机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最好的例子,明确的产品对应明确的需求,明确的需求对应明确的发展,而明确的发展则需要明确的投入和明确的团队,我的建议就是利用工业升级反向拉动材料升级。”
华科院化学所吴副所长表示,“孟总的建议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材料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也许我们有项目,也许我们有资本,但人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孟谦括任政非侯伟贵等十几名参加会议的企业家,大家各自甩出了一份文件。
“这是...”
“2007年到2009年期间,在整个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在海外展开了大范围的收购和人才招募动作,其中,材料科学是我们都有关注的方向,按照目前私下的交流,2年内国内30多家企业在海外收购了超过500亿的材料企业,并吸纳了二十多个国际一流研发团队。
说到人才问题
喜欢重写科技格局请大家收藏:(m.123yq.win),123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