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所以也看不出什么报应。
宁家人关上门倒时常说起这场波折,毕竟是自宁家做生意起遇到的最大的难事。宁梁喝了酒就叹,“当时我只当德聚丰怎么也办不下去了,早与你娘悄悄商量好了,还回三家村种地呢!不想吴二的铺子倒垮了,人也不知去了哪里!”
于氏听了就拍着胸说:“我当时其实还有些害怕,就怕我们想回三家村种地都不能了呢!”
当时自己一再告诉家人没事的,但是谁又能真正不担心呢?宁婉拿起酒给爹娘都又斟了一杯,“所以吴二离开马驿镇也是活该!”至于他将来会回到辽东成了大商家的消息,还是她自己知道就好。
“比起吴家山货的铺子关门那天,我现在更高兴!”宁清一向嘴不饶人,因此又将吴二痛骂了一回,却向宁婉说:“当初铺子里没有生意,收了绿豆要做粉条,可是天热却又做不成,铺子里每天亏着本,你却能一直坚持住也当真不容易,果然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
当初德聚丰的日子艰难时,宁清每天气得跳着脚骂,骂过了吴二有时也会与宁婉吵架,可不是现在笑嘻嘻的模样,但是宁婉却不与她计较,反倒给大家讲:“开粉条作坊是德聚丰十分重要的一项生意,我早想好了的,就是当时赔点钱也不能放弃,可不是舍出孩子去套狼,而是‘种了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娘就笑了,“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婉儿说的好听些而已!”
“做生意办事儿,自然要拣好听的说。”宁婉如今心情十分好,“如今家里除了山货生意,还开了粉条作坊,从这之后,就是再有吴二这样的人如此行事,也不必像今年这样难。只有产业多了,才不怕各种的意外。”
宁家一家人都喜气洋洋的,这时候又有喜信儿传来,赵太太要给喜姐儿做生日,在家里摆了酒席,请了戏班,还特别地派了人给宁家送了请柬。上次来过德聚丰的赵管家陪着笑说:“我们太太一向看重二少奶奶,那天听说二少奶奶的生日就要到了,拿了一百两私房嘱咐小的好好操办,又告诉小的一定请宁家舅老爷舅太太和表小姐们过去,二少奶奶也盼着大家呢!”
当初绿豆的价一涨起来,宁家给所有的亲戚朋友们都送了绿豆,赵家自然也送了。在宁家被吴二逼得十分艰难的时候,赵太太肯帮忙就是极大的情份,宁婉自然要还的,她让伙计送了一百斤绿豆,是亲戚里面最多的,毕竟赵家上上下下人口多,每人都喝绿豆饮总要这个数,而赵太太这个人在这样的小事儿上从不会苛刻下人的。
宁婉自从送绿豆起,就想通了,她完全不必避着赵太太,而是早应该把赵太太当成亲戚相处,毕竟喜姐儿嫁了过去,婉儿与她是亲亲的表姐妹,将来总要往来的。
先前赵太太答应帮忙对付吴家,眼下又要大张旗鼓地给喜姐儿做生日,宁婉听了倒把先前担心喜姐儿的心思消了大半。若是硬要比较,当年宁婉到了赵家第一年赵太太可是没有拿银子给她做生日呢,当然那时赵家正在最难的关口,赵太太拿不出银子来。
及到了赵家见到了喜姐儿,见她穿着崭新的百花不落地石榴红裙,同色的绣花通袖袄,头上一支衔珠子的金凤,那几颗珠子个个有拇指肚儿大小,轻轻一荡,闪出晃眼的光来,正是赵太太心爱之物,便知道赵太太的喜爱不是假的。
喜姐笑得两靥生花,将大姑、舅母、两个嫂子,还有宁贤、宁清、宁婉都迎了进去——赵家不比小户人家,男客女客分内外院两处招待,因此一家人到了赵家就分开了。
大家先见了赵太太,宁婉瞧着她正与先前相识时相差无几,形容端丽,保养得宜,但不管怎么精心额前也现了皱纹,鬓发也带了轻霜,给人的感觉依旧是面容和善,神情疏朗,少有人知她一向将满腹的心事都藏在心底里,轻易不透出半分。听闻亲家到了,赵太太早起身相迎,亲切又温和,“早想请亲家太太、舅太太的,只恐请不动,今日正借着喜姐的生日,大家在一处乐上两日。”
大姑和娘今天都换了新绸衣裳,头上都插戴了几样金饰,瞧着颇有几分富贵气象,但不管怎么打扮,毕竟与虎台县里大户人家的太太不一样,言行举止上总还差着一层。大家虽然与赵家是亲家,但终究是低门对高门,总有些不大自在的感觉。可是赵太太一手拉着一个,笑语宴宴,很快就与她们说到了一处,又不忘将大儿媳方氏及在座的几位女眷给她们引见,还兼顾着宁家三姐妹并石头、囡囡、狐保、金山几个,这几个孩子们还小因此倒不论男女都跟着进了内院。
对于要结交的人,赵太太从来都这样得体,宁婉就是早早知晓她的行事风格如今也有如沐春风般的感觉,又见娘和大姑被照顾得极妥当,感激之下反倒有些替赵太太心酸:眼下赵太太的大儿子赵国藩虽然顺利被任命为虎台县典史,可是他对公事从来不肯分一星半点的心思,每每出了错都要赵太太去描补;大少奶奶出自官宦人家不假,但却是个被嫡母教坏了的庶女,鼠目寸光、眼界不出内宅,除了会玩些让人觉得可笑的勾心斗角把戏就什么也不成;二儿子赵国茂本就是傻子,还不如赵国藩人模狗样地能应付一下差使;至于三儿子赵国葆,表面恭顺其实满肚子坏心肠,眼下的他应该正算计着怎么娶一门好亲与赵太太打擂台呢!
不过再看到喜
喜欢重生农家幺妹请大家收藏:(m.123yq.win),123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