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心中一沉,问:“父亲?”
香草抹了抹额头的汗,道:“七爷、老太爷、三爷和三太太还在鹤寿堂。”
是在商量纳妾的事?还是在商量怎么让母亲松口?
窦昭有些着急,在妥娘的帮助下下了炕,撒腿就朝外跑。
妥娘和香草紧紧地跟在她的身后。
沉着脸的母亲由俞嬷嬷搀扶着,面无表情走了进来。
“娘亲,娘亲!”窦昭扑了过去。
母亲面色微霁,弯腰抱起了窦昭,亲了亲她的小脸,然后把她交给了身后的含笑:“陪着四小姐玩翻绳去。”
含笑忙抱过了窦昭。窦昭却拉着母亲的衣襟不放。
母亲骤然间变很不耐烦:“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娘还有事,你和含笑玩。”说着,抬眼看见了妥娘和香草,抬手指了两人,“要不,和她们两个玩去。”
窦昭知道母亲现在没有心情哄她,乖乖地由含笑抱着,等母亲和俞嬷嬷进了内室,她从含笑的怀里溜下来,往内室跑去。
值守的丫鬟不敢拦她。
她顺顺当当地进了内室。
母亲正伏在炕桌上哭:“……你都看见了,人还没有进门,他就这样护着,生怕那人受了一点点的委屈。我还能说什么。我就顺了他的意,让那个女人进门好了!我倒要看看,那女人有什么本领,使得什么手段,怎么就把他迷得父母妻儿、名誉气节全都不要了!”
俞嬷嬷目光微闪,低声道:“七爷纳妾,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您看,是不是派个人跟舅爷说一声……”
“不行!”没等俞嬷嬷的话说完,母亲猛地抬头,急急地道,“哥哥开年就要进京参加春闱了,此刻正闭门读书。若是知道我嫁过来不过三年万元就要纳妾,以哥哥的脾气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不能为了我的事,把哥哥的前程耽搁了。”又反复地叮嘱俞嬷嬷,“你是服侍我母亲的人,若是其他的事,你背着我干了什么我也不会和你计较,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这件事却非同小可。我们赵家已经有四十年没有出过进士了。若是因你之故惹出什么事端,你就是陷我于不义,让我做赵家的千古罪人!”
俞嬷嬷点头,转过身去拭着眼角的泪水。
舅舅有这么好吗?
窦昭撇了撇嘴,暗暗对母亲道:你直管去打扰他好了。他是丁未科的进士。而且一考取功名就谋了个西北的实缺,带着全家去了任上,再也没有回过真定。
她只在自己成亲的那天见过舅舅一面。
娘亲有舅。辞别亲人的时候,她看在母亲的份上,恭恭敬敬地给舅舅磕了三个头。
舅舅情绪好像很激动,看她的目光给她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错觉。她当时欢喜得不得了,想着舅舅在西北做官,路途遥远,联系不便,继母眼里又只有自己娘家的兄弟,舅舅是读书人,肯定心高气傲,不愿意受这个辱,所以才不登窦家门的。这次舅舅从任上赶来送她,可见心里还是有她这个外甥女的。她甚至打算趁着这次重逢的机会好好地孝敬孝敬舅舅,让他给自己讲讲母亲当年的事。
没想到她前脚出门,舅舅后脚就返回了西北,而且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只言片语给她。
如果从前舅舅顾忌继母,那她嫁到了济宁侯府之后他还有什么忌惮?
窦昭怎么也想不明白。
后来舅舅家的大表姐赵碧如随着夫君在京都的任上寓居,曾经拜访过她,让她用三杯茶打发了。
这样的一个人,能指望得上吗?
窦昭怀疑,躲在落地罩的幔帐后面沉思。
母亲既然同意父亲纳妾,难道继母是被扶正的?
可继母每次说起来都称自己是“窦家明媒正娶、用八抬大轿迎进来的”,听了她这话人也没谁反驳啊!
继母可以遣散母亲的忠仆,可以威胁利诱窦家的仆妇,不可能连真定县那些有头有脸的官太太们也跟着睁眼说瞎话吧!
难道中间还有个女子?
那也不对啊,继母进门有喜,妹妹窦明只比她小两岁七个月……
窦昭越想越糊涂。
含笑走了进来。
“七奶奶,”她小心翼翼地道,“三太太过来了。”
母亲忙擦了擦眼泪,一面吩咐她“快请三堂嫂屋里说话”,一面起身去迎。
三伯母表情严肃地由两个丫鬟簇拥着走了进来。
看见母亲,她眼眶一红,挽着母亲的手上了炕。
屋里服侍的都乖巧地退了下去。
三伯母没等俞嬷嬷上茶已道:“我知道你心里难过。我也不劝你,你想哭就哭一场好了。可哭完了,要打起精神来才行,瞧七叔这样子,你以后还有硬仗要打!”
“我知道!”母亲说着,眼泪忍不住又落下来,她没有诉苦,而是歉意地对三伯母道,“三伯那边,还请三嫂帮我说几句话。我是气极了,才会对三伯说那些话的。请三伯看在我年轻,没经过什么事的份上,不要和我一般计较!”
“你这样说,就把我和你三哥见外了。”三伯母也跟着落泪,“说来说去,都是你三哥的不对!要不是你三哥鲁莽,七叔也不会闹出这一折来……”
“这与三伯有什么关系?”母亲抽泣着打断了三伯母的话,“说的是从兄弟,可三伯把万元当儿子似的,万元有什么事找去,三伯还能袖手旁观不管不成?说来说去,还是万元的不是,他鬼迷心窍……我就是恨……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论情份,应该比其他
喜欢九重紫请大家收藏:(m.123yq.win),123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