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义商策”的奏本。一般大家意见不统一的奏章,沐慈会优先看。
这本是列出“义商”中贡献值排名前十的,上面说希望兑现承诺,在邸报登入“义商”信息,以示表扬。本来挺好的一个政策,答应了的也不能言而无信,偏有官员弹劾说:登载商讯影响邸报权威性,且朝廷的消息多是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国家大事等,多么高大上,不能和低贱商人搅合到一起。
士农工商,三六九等,在大幸朝壁垒分明,根深蒂固。所以,大部分官员都觉得,便是义商,也不配上邸报。只是“义商策”毕竟是长乐王所提,才没办法决议批复。
这种情况,穿越者一般会怎么干?
反正,沐慈从不意气用事。他也从不以个人观念,凌驾在国家事务之上。阶级分野,无所谓对错,只是时代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想要直接越过君主专制制度,坐火箭狂奔向民主与共和,消除阶级?
不如试一试,抓着头发把自己拔到月球上去……生产力不到,强制改革只是一场疯狂,简直是拿整个社会开玩笑,会扰乱国家运行。
既得利益者,也就是上层社会会疯狂反弹。下层阶级,经济基础不到,也不会感激……无所适从之下会导致乱政,若有人趁机煽动“打土豪分田地”啥的,就等着大家一块儿完蛋。
改革不是谁迸发一个灵感,就能够成功的。
生产力、经济基础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源。
沐慈更知道,做事都不能急,治理一个国家是更不能急躁,他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直接也有效。
“增加一个邸报副刊,专刊专版报道专门的信息=,和邸报一同发放到各地。”
这个可以有。
不在邸报上和商人并列,副刊明显低了一档次,这点官员很能接受。况且天授帝之前提议登载义商到邸报表扬,因情况紧急大家想着让商人参与赈灾,也没几个大臣反对,这会儿利用完人家就来反对……
不是君子所为啊。
沐慈为补偿,就让卢定国将前十名“义商”事迹,用小故事的行事讲得更详细,突出义商光辉形象,注明商人某某,籍贯,所经营的产业,甚至还有地址联系方式等。
商人重利,比起在邸报上只登载一个短短的名字和“皇家义商”封号,副刊上这种详细的,类似打广告的刊载方式,宣传效果更好。
商人根本不在意是在正刊还是副刊。
沐慈的做法,化解了危机,更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这十个义商,瞬间变皇商,提升档次,有名有望,又因“中央台”第一次给商人“打广告”,简直赚了个盆满钵满。
其他观望的商人眼红,纷纷下定决心,以后坚决跟着朝廷走,都盼快点再来一两次灾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么奇葩的愿望,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出现,天授帝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非常无语。
于是,一场很可能因反对,导致不能登载义商信息,影响国家信誉,甚至影响后续义商救助让这个好政策崩盘的危机,就这么被沐慈轻描淡写的,随手化解了。
沐慈做事惯爱一举数得,他还在想:下一步可以把副刊独立出去,成为国家的第一份官方报纸……任何时候,掌控舆论,是领导者掌控主动权的利器。
……
“义商策”让百姓和一些商人得利,却也阻了某些人的路。
其中就有齐亲王家。
他这会儿正享受美婢捏肩膀喂葡萄,两个儿子就跪在一旁,还有个儿子坐在身边,挺拔如松面色严肃。
齐王问:“老五,这事你怎么看?”
齐亲王嫡子三个,最大的行二,刚封为世子就病死。行三的嫡子,也是刚请封为世子,不过半年就出了意外。只剩个嫡五子沐恒遣,但齐王迷信,怕请封世子有诅咒,就没请封。所以沐恒遣还是个彭城郡王。
不过五子聪明能干识大局,如今36岁也正值壮年,最得齐王倚重。
沐恒遣道:“韬光养晦,暂避锋芒。”
齐王点头。
沐恒过是庶长子,能生出庶长子的女子,可见是齐王心头的爱妾。沐恒过也有话语权,颇不服气道:“难道就这么吞下这口气?父王……”又哭诉,“我两个妻舅都完了啊。”
齐王起身,白乎乎的肉颤巍巍的,喘着粗气道:“该,让你收敛些,偏要作死。明知道西河经常出事,连河工的钱都敢动。”
沐恒过不服气,不是为了河工的大笔雪花银,谁要把妻舅弄去西河流域那些个穷郡啊?结果一个因为“义商策”,救济款半毛没弄到手,还被查出经济问题罢免了。一个由因“主官上堤”死了。
他的妻族是雍州望族林家,为官的子弟无数,帮过天授帝许多的老丞相林有德,就是他妻子的祖父。
本来以他庶子出身,林家看不上的,只看他为“长”的份上,母亲得宠,有些地位,才肯嫁个嫡女过来。
这个姻亲关系,给了他无数助力,让他联合同母的老六,与只剩个老五的嫡房分庭抗礼,结果……
就一场洪水,因长乐王……就这么完了。
林家责怪他指使族中子弟贪腐,败了家族名声,威胁要让妻子林氏与他和离。
呸!得好处的时候怎么不说名声?
明显打算让沐恒过背黑锅。
齐王知道三子的这些事,道:“皇帝不是不知道你指使妻舅弄出的幺蛾子,看在
喜欢盛世慈光(重生)请大家收藏:(m.123yq.win),123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